close
中國時報【高有智╱調查採訪】
辦桌是台灣人共同的回憶,不論是婚喪喜慶,或是廟會建醮,幾乎都有「吃辦桌」的經驗,世居台南安定的阿傑回憶說,四、五十年前的辦桌,都是全村總動員,辦喜事的主家必須找左鄰右舍砍竹搭棚,當地稱為「搭廠」,至於帳棚帆布就去雜貨店借用,因為上面經常印有「黑松汽水」字樣,大家笑稱辦桌宴席是「黑松大飯店」。
過去農村社會的辦桌,辦桌師並不用備料,也不用擺桌和準備餐具,純粹負責料理,所有準備工作都是主人家負責,當時並沒有紅色圓桌,餐桌都是家家戶戶借來的方形「八仙桌」。每戶人家一旦有喜事,必須號召親朋好友幫忙,有人負責採買,有人負責搭棚,婦女到處借鍋碗瓢盆,壯丁則要搬桌子端菜, 所有拼湊的餐具和餐桌都要點收清楚,等到喜宴結束後還要一一歸還。
阿傑表示,早年物資缺乏,村里只要有辦桌,小孩子都很開心,因為可以吃到大魚大肉。辦桌是全村的事情,大家緊緊相繫在一起,也是一種互助與團結的文化。
早年辦桌並不會附塑膠袋,也沒有打包帶走的習慣,沒吃完的剩菜,辦桌師會發揮巧思煮成「菜尾湯」,衍生出「還菜尾」的風俗。阿傑回憶說,辦桌結束後,主人家會挑著扁擔,以臉盆盛裝「菜尾湯」,分送酬謝幫忙的親友。一盆的菜尾湯有時候可以讓一家子飽食兩三天,這也是兒時難忘的回憶。
黃素姻的父親黃錦泉是知名總鋪師,她回憶說,父親早年的生活很辛苦,平常是賣剉冰,有人邀請辦桌時,身上就揹著兩把長炳杓子和剷子,還用布袋包一大
把菜刀,搭車到處辦桌。有時候車
錢不夠,就得先向鄰居借錢,賺到工錢後才能歸還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